宁夏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实施
“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纪实

宁夏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 张文鹏

宁夏六盘山地区的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它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200mm~400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000mm以上,檬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这里曾被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南海情牵西海固,移民工程持续接力。2011年前,西海固有100多万贫困人口,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人口的1/6,特别是还有35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矛盾突出。2011年,宁夏提出,用5年时间移民35万群众,再用5年时间帮助他们发展致富。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思想让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看到了希望,也为社会各界扶贫提供了指导思想。

2013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发挥自身优势,迅速做出反应:在六盘山区、大别山区以及中央苏区8个省启动实施的中助资助“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项目的实施旨在选拔这些地区有意愿继续学习、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教育扶贫。项目计划每年招生2000名贫困中职学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其中宁夏六盘山计划招生200人。

同年,经民建中卫市总支与区委积极争取,由中卫市委牵线搭桥,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被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确定为 “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实施项目学校,这是项目开始实施以来宁夏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职学校。

2014年秋季,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再次依托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宁夏六盘山计划招生200人每生每年2000元。

四年来,宁夏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认真和落实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思想,弘扬中华职教社宗旨,立足自身优秀,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就业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一是发挥专业优势,为“精准扶贫”提供物质保障。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坚持以“面向市场、面向全国、面向现代化”为办学方向;以“明德、精艺、砺志、笃学”为校训;以“相互激励、和谐共进”为文化理念;提出“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技能是根本”的办学要求。学校集电大、中职为一体,现有本科、专科、职高、中职、短训五个教育层次,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设置专业,中职已开设8类20个专业。目前在岗教师252人,在校学生5127名,每年还可进行4000人次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和3000人次以上的技能等级鉴定,二期工程竣工后,办学规模将达到7500名以上。

二是扩大招生区域,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从2010年春,学校开始面向六盘山区招收中职学生。2013年,招收六盘山区海原、原州区、同心、西吉、隆德、彭阳、吴忠、盐池、靖远、景泰等十多个市县学生数总计413名。2014年招收六盘山学生联406名;通过面向六盘山区的招生,不仅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影响力;同时,让更多宁南部贫困山区学生通过接受的中职教育,实现教育移民的目的。

2013年秋,经民建宁夏区委和民建中卫市总支对学校办学条件和生源状况进行调研、座谈调研、遴选,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具备了实施“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客观条件并被确定为项目学校, “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落户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

三是精心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做到两个“确保”。

自项目批复后,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专业部主任委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管理。项目申报期间,学校组织召开学校党委会议和中层领导会议,对项目受助学生专业趋向进行调研和论证,在已开设的27个专业中选择师资优、设施好、有吸引力、就业前景好的学前教育、护理、机电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4个专业作为项目实施专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制定了符合实际的项目实施方案,保证了项目资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在项目实施中能够严格执行项目资助金管理规定,做到项目账目公开化,专款专用,及时发放,保证了项目服务受助生的健康发展。从专业的选择、资助对象的认定、资助工作操作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制订了具体的规定,确保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可操作性强。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项目专业招生宣传和组织招生工作,确保学生基本素质达到项目规定的要求。认真负责项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教学、安全、生活管理等工作,切实保护项目学生利益。积极组织项目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核,并为学生办理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学习期满,经考核成绩合格,为其办理和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负责推荐毕业生就业安置。

四年来,学校在项目管理做到确保把项目实施地区的农村贫困的学生招收进来,确保项目专业设置有吸引力,就业前景好。

四是创新扶贫形式,职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

项目实施四年来,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通过 “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实施,近400个宁南山区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逐步实现教育移民。“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作为国家精准式扶贫的一种有效载体,正在帮助、改变和造福于宁南山区的人民,并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