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 王信智


  九天八夜,时日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来到这,所引颈期盼的是一种所谓“交流”的概念,深度的、内涵的、有历史有文化并也有感触的一种谋合。

   对于身在台湾成长19年岁月的我而言、对于现今社会上仍算是知识分子的我而言,我明白所谓的历史宿命,也清楚理解误解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当然所谓意识型态的思辨我也因做为一个公共行政系学生而略知一二。然而这些不过都是前言,能想的、能触摸得毕竟都不过是自己处在“既定印象”这座象牙塔中的成见罢了!不过有了这些基本的立场,这趟山东行的参与也就变得意义重大了,它可以为还仅仅局限于台湾单方面信息灌输,亦或只是“听说”有关对岸种种的我,有一更高层次的体验。

   从搭着游览车出机场那时开始,“中国大陆”这块土地首次活生生的映入我眼帘,起初的感觉还不甚强烈,只觉一种近乎矛盾淡然……高速公路旁的景色是和台湾差不多的田野、旧乡村和一望无际的蓝天,街道上有着一如台湾那般热情的小吃摊贩,树是往天上长、路是黝黑柏油、人们都用两只脚行走、马桶也跟我们一样是白色的!(废话)。其实应该说第一次这儿所留给我的印象是:这里也不是什么多陌生的地方嘛!一样的文化,一样的历史甚至是一样的血液,我身为一个政治相关科系的学生,个人其实对于民族国家这种概念算是抱持一种正面态度,原因就在此,隔阂少、语言通、又有着共同的先人记忆。  

  当然,两岸政权争论将近70年,彼此的居民也是那大时代下不得已分离的受害者,两岸角力口舌,往往阻却了许多我们大家彼此互通有无的机会。

   在这趟旅途中,所有到过的景点自是不在话下的优雅、知性、庄严,然而,我想用的是一种不仅仅是旅游观光的心态,而是一颗向民族先贤朝圣的感情去品尝。姑且就以当中最令我抱有震感的部份行程举例。

  两次的战役纪念馆之旅,甲午海战及台儿庄大捷,姑且先不去论证这些历史解释所想传达的意涵,但我必须承认,不管是清政府、国民军以及今日的人民解放军,若要宏观面去看这些史实,战争就是吾等国殇;若要以微观面去体悟,流血的其实都是我们亲族;再来是关于孔门祭典仪式的体验,论语也是我们台湾课程纲领必修的基础,然而仰之弥高却有时看不见那塔顶目标与地面之间的台阶,就像是一个空泛的伟大哲学在我面前,然而他对我的意义为何?对这民族的珍贵在何处?甚至可以更愚昧的想问,这究竟高明在哪里?亲身经历过真正的祭孔大典,给我体会到的是那对礼数的讲究,一种大而不拙,心怀尊谢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对那文化起源的崇敬。

   文化,没错社会之建立便是起源于共同的文化,什么政治、经济都属后面的事了,儒沐山东,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一个朝拜礼,更是种对自己内心认知的从新检视,在这看到的人、事、物,无一不好奇却也无一不熟悉,就是这样的亲自藉由眼耳鼻舌身意去领悟,才有机会建立真正的共识,那并非政客的唇枪舌剑所能媲美,而是属于真正的百姓,也是我们大家现在真正需要的一个契机。

   孙中山先生曾说:政治乃管理众人之事,既是攸关老百姓的的福址,再加上当下时日我们早已是第二、第三代子孙,对于朝代更替之感多已不再如此强烈,现下若想重拾友好,亦或者说专注于为大众谋幸福,那么共识必须建立,不论是文化上的或者是情感上,而这需要时间,需要真正的面对面接触。

 

 

 

</